關掉一些資訊吧,例如『孩子欠缺安全感』的這類文章


好啦,這篇標題寫下去之後,就種下了一場激戰的種子了!

不過,會怕就不會開這個頭了呀!

圖為一個小小甘道夫,正要進行他的叢林探險

今天,我要很認真的跟走到糖果家好好睡的家長們說:「請先不要再看『孩子欠缺安全感』的這類文章了。」因為你們已經做很多了,你們已經很認真了,你們已經是孩子夠好的爸媽了,你們沒有少做什麼!你們沒有做錯什麼!真的!

我曾經也是常常看這類型文章的媽媽,也會特別把這種文章處心積慮地分享給老公看。想當然耳,我一定也曾經當過親密派的媽媽!也曾經篤信抱好抱滿,一樣會跟朋友分享:「孩子黏你的時間幾年而已,長大之後你想抱他都嫌煩,當然趁現在抱好抱滿啊!」甚至也說過:「跳跳糖還這麼小,他什麼事都沒辦法自己來,只能仰賴我,如果我看著他哭卻不理他,這不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嗎?!等他有能力自己做的時候,我會放手的。」

都愛成這樣了,孩子還沒六個月、迅速抱出媽媽手,跳跳糖還是一個接近傍晚會崩潰大哭,三四個月後恐怖的夜奶七次娃。在茫茫網路海中,努力看著比較可信的哺乳專家、親餵媽媽支持團體的文章,想找出到底是少了什麼,我的孩子還是有這些問題,結果除了找到:『長大就會好了』以外的答案,更常看到:『可能是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。』

這個句子看到後來,我都蠻想大叫的:『那到底還要做什麼?已經抱這麼多!愛這麼多!也這麼的尊重他的適性發展,到底我還少做什麼?到底還要我再怎麼做?我還做得不夠嗎?!』

後來,幸運地走進了嬰幼兒睡眠專業的世界裡,更幸運的遇到了美國專門針對0-2歲嬰幼兒教育專業RIE(Resource for Infants Educarers),嬰幼兒教育權威 Magda Gerber (瑪德葛伯)給了我全新的、更健康的育兒觀念,我總算漸漸理解 Gerber 努力想教會所有父母最重要的事情:『尊重孩子!孩子哭是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,跟你我一樣,會有情緒,情緒的起伏也不一定跟任何人有關,不要投射自己的想像和期待在孩子身上。』

然後,我漸漸的從孩子的喜怒哀樂中解脫了!

孩子的安全感,的確是需要我來提供,但是提供的方法,不是『讓我來解救你』的出發點;而是充滿同理心的表示關懷:『你怎麼了呀?我在這裡、我都在,你心情的陰晴圓缺、我都在這裡陪著你。』

這個道理很簡單,我們換個位置思考一下就可以懂了:
今天如果我心情很差,就是想哭一哭發洩一下,結果我老公在一旁一直拿巧克力給我,還說:「不哭不哭,看這是你最愛吃的巧克力耶!好香唷~~快吃快吃~不哭不哭!」我想他下一秒鐘已經被踢出家門了吧。

那為什麼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急著阻止他,心想著:『他一定是沒有安全感,快讓我把她抱好抱滿,讓他停止哭泣吧!』你確定他現在是想被抱著嗎?還是他只希望有人牽著她的手就好?或是他只期待你坐在他的身邊?


孩子如果只是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哭泣,他並沒有在指控你身為父母的角色失職,他並沒有在說你做錯了什麼、你少做了什麼,情緒就是情緒,他需要發洩,而哭泣有療癒的功能。我們應該要尊重孩子需要哭泣的自我療癒力量,而不是急呼呼的,想著『我一定要當最好的爸媽,我的寶寶一定天天都要笑笑的』,這太難了,因為你自己也做不到每天都笑咪咪,而你不笑的時候,你也沒有在指責你的父母呀,有時候就只是今天的天氣不夠好而已呀!

嬰兒最常被視為是無助的,而不是有能力的人。這個假定,也造成很多誤解!嬰兒怎麼會沒有能力呢?寶寶才一出生,就擁有尋乳反應,可以自己在媽媽的身上蠕動,找到媽媽的乳房開始覓食,美國小兒科醫學協會還特別指出:產後的親密接觸,至少要有一個小時!這一個小時,就是要讓孩子自己摸索、適應這個新的世界。而寶寶從出生、滿週歲到一歲,這短短的十二個月裡,從只會躺著踢踢腳(這可是很厲害的功夫唷!不信的話,你可以跟著踢踢看,你應該踢不到十分鐘就累死了,但你的寶寶還沒踢完!),到翻身、坐起、站立、甚至走路,孩子的技能一直不斷的快速升級!明明是這一件好有能力的事情,為什麼我們卻把嬰兒一直定義成『無助』呢?

轉身趴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吧!他很有能力,是你把你的認知套在她的身上,你某種程度不夠讚賞他的能力,這樣而已。


另外一個我以前也有的想法:「等他長大再讓他受挫折吧,這麼小,不要這麼殘忍。」但是Gerber 告訴我,等他長大再讓他去外面受挫折,這對孩子才是最殘忍不過的事!想想一個三歲的孩子,從來沒有感到挫折過,一直都覺得「我很厲害唷!我什麼都會!」結果上學第一天,因為原本無微不至的照顧者不在身邊了,他突然間第一次受到很多挫折,而且同一天突然面對很多挫折,第一天上學要適應新環境已經很辛苦了,又要晴天霹靂的發現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如此的有限,這對孩子來說,會不會是一種世界整的崩毀的感覺?!

你讚賞他的能力後,他會發現你對他的信心,他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!陪伴孩子的過程,因為你對孩子有信心,所以一路上揪著心陪他、不停地放手。他當然會跌倒,他當然會遇到挫折,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,我們應該要讓他理解,愈早愈好,因為愈早知道人生就是這樣,會有失敗、會有卡關、會有真的做不到的事、更會有不斷嘗試後就克服的事!這些都不用『等她長大』再讓他知道,因為他如果一直都知道,這些就都不是新鮮事,也就不是打擊,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他的抗壓性會很好,他對自己的能力、自己的不足、和自己經過努力後可以達成,都會更有領悟!

而這些,不就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事嗎?!

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宣揚安全感的文章呢?我個人淺見,認為那是為了讓其他一點也不願意抱小孩、看到孩子就覺得煩的家長看的,希望藉由這些文章,能讓他們改變一點,進而用更多愛與關懷來灌溉孩子。這些文章不是寫給「已經不能再愛更多的媽媽爸爸們的」。

如果你還是很擔心,嬰幼兒教育權威 Magda Gerber 的書真的寫得很好,台灣有翻譯一本,推薦大家去找來看看!

孩子不需要父母拯救她,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尊重他、陪伴她;孩子也不需要被父母娛樂,孩子是全世界最懂的玩的人類!

我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叫大家從今天起,不要抱小孩、不要回應小孩、就讓他去「獨立、自生自滅」吧!RIE強調的是一個平衡的家庭:你尊重孩子、孩子也懂的尊重你。而我寫這篇文章是想說:父母們,你們做得很好了!不要再被『你的孩子可能是欠缺安全感』的說法綁架了。你們已經是孩子最夠好的家長了。

而我最想說的是:『父母們,你做得很好,真的,請先把自己抱好抱滿吧!

最後,不論你的家庭需不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,都祝福你,今晚、一家好睏。


留言

  1. 我是新手媽媽,目前寶寶快兩個月了,我本身個性就有點完美主義,照顧新生兒跟種種問題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壓力
    看到這篇很感動也舒心不少
    謝謝您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好開心看到你的分享啊!就是希望能夠讓所有媽媽都輕鬆點,因為真的真的,你一定做很多很多了!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